九宫山旅游  首页 > 活动盛事 > 节庆活动

小暑风物

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,第四个庚日为中伏,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。"伏"即潜伏、藏伏之意,尽量减少高温下的活动,规避潮湿之气。按照《汉书·历律志》之说,伏的真正含义是秋的"阴气将起,迫于残阳而未得升,故为藏伏",由此熏蒸才湿热难耐。

梅雨霁,暑风和。高柳乱蝉多。

小园台榭远池波。鱼戏动新荷。

薄纱厨,轻羽扇。

枕冷簟凉深院。

此时情绪此时天。无事小神仙。

—— 周邦彦《鹤冲天》

     小暑,太阳黄经105度,六月节。暑为热,热之中分为大小,月初为小,月中为大。暑热深入,便忧热烦渴。困溽才暑,溽是湿气蒸腾,所以说,暑也是蒸,溽景薰天,炎光折地,热不可耐。但溽是湿气上升,溽露飞甘,舒云结庆,所以,暑天的清晨最美。午后溽气凝为云山,又呼风唤雨,待雨弹光鞭过后,林梢簇簇红霞满,暑天的晚霞、星空、虫鸣不眠之夜,都是最美的。

小暑三候:温风至;蟋蟀居壁;鹰始挚。

     温风至,温风是热风,东汉王粲的《大暑赋》中有"熹润土之溽暑,扇温风而至兴"之句,熹是炙、烤;蟋蟀居壁,后五日蟋蟀生而还在穴中面壁,不能出穴飞,农历七月后才出穴,活跃草丛间求偶,到八月天凉会聚到院中,令小院鸣声鼎沸,天越凉离人越近;鹰始挚,再五日,鹰已经先感知到肃杀之气将至,开始练习搏击长空了。

小暑、大暑,上蒸下煮

     小暑、大暑是一年中最热的时候,两个节气有紧密的关系,小暑可以说是炎热的开始,而大暑则到达一年中炎热的顶点。从大暑的后期,炎热逐渐减弱。此时节不仅温度高,湿度也非常大。因此有"小暑、大暑,上蒸下煮"的民谚。

徂暑

     农历六月是夏天的最后一个月。六月徂暑,徂是至,徂暑彤彤,天空如烧炽一般,上无纤云,下无微风。到此月,太阳用事,徵声清急,阳火之气铺天盖地,无以藏身,是为酷暑。而徵声是五音之一,即简谱中的"5",来自地下秋伏的催促,构成清籁,促万物疯长盛满成熟。

遁卦

    农历六月对应周易中的遁卦,遁是退避、隐居。

谷风

     农历六月,习习谷风,大雨时行。谷风是东风,是生长、长养之风。谷风布气,万物出生;萌庶长养,华叶茂成。

林钟

     农历六月,对应古乐十二律中的"林钟"。《史记·律书》解释"林钟"说,"言万物就死,气林林然"。"林林"是纷纭众多貌,万物成熟,种类繁多。《淮南子》解释是"引而止"。是指阴气上推,佐阳成物,佐阳是"引",成物是"止"。

     夏至后第三个庚日为初伏,第四个庚日为中伏,立秋后第一个庚日为末伏。"伏"即潜伏、藏伏之意,尽量减少高温下的活动,规避潮湿之气。按照《汉书·历律志》之说,伏的真正含义是秋的"阴气将起,迫于残阳而未得升,故为藏伏",由此熏蒸才湿热难耐。立秋后,金气驱逐火气仍有一个过程,所谓"七月流火",流火聚为金,实际也是说,夏正转为秋。秋为聚,凝聚才有收成。

三伏贴敷

     六月为长夏,是万物一年中生长发育最快的时候,人体的代谢能力达到顶峰,药物的利用率也随之增高,故中医有三伏贴敷的调养法。

清热化湿

    饮食应清热化湿,多吃时令的瓜果蔬菜。不过食生冷寒凉。如红/绿豆沙/汤/粥,可健脾祛湿。

六月初六·晒书日

     六月初六是古时文人的晒书日。晒书是为了防潮防虫,此日若阳光充足,书生便晒书,令书页浸透光线,驱赶藏匿在书中的书虫。古书之香勾引书虫沉溺,如今书香稀薄,书虫绝迹,早已不必晒书。

六六福

     古时,农家于六月六日祭祀谷神,谓之"六六福"。古人奉后稷为谷神,他在尧舜时代教民耕种,是周族的始祖。

初七日·早蝉

     白居易《早蝉》:"六月初七日,江头蝉始鸣。石楠深叶里,薄暮两三声。"


分享到:
QQ客服
0715-2065555
官方微信
扫码购票